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其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和他汀类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控制体重和规律运动,手术干预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药物治疗是心肌缺血的基础治疗方式。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通。硝酸甘油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从而改善心肌供血。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疗效和副作用。
2、生活方式调整对心肌缺血的治疗至关重要。戒烟是首要措施,烟草中的尼古丁会收缩血管,加重心肌缺血。控制体重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实现。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3、手术干预适用于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搭桥绕过狭窄或阻塞的血管,恢复心肌供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直接开通狭窄的冠状动脉。手术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后需长期随访和康复管理。
心肌缺血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生活方式和手术干预,关键在于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氧。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长期管理是确保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