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抽筋可通过拉伸按摩、热敷、补充电解质、调整姿势、药物治疗等方式快速缓解。手抽筋可能与肌肉疲劳、电解质紊乱、血液循环不良、神经压迫、缺钙等因素有关。
1、拉伸按摩手抽筋时立即停止活动,缓慢反向拉伸痉挛的肌肉群。例如手指抽筋时可握住抽筋手指向手背方向轻压,持续10秒后放松,重复进行3次。配合轻柔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注意避免暴力拉伸导致肌肉拉伤。
2、热敷用40℃左右热毛巾敷在抽筋部位15分钟,或使用暖水袋包裹干毛巾热敷。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供血,松弛紧绷的肌肉纤维。寒冷诱发的抽筋可采用此方法,但急性损伤24小时内禁用热敷。
3、补充电解质因出汗或腹泻导致低钾、低钙引发抽筋时,可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日常可多摄入香蕉、菠菜、牛奶等富含钾钙的食物。严重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氯化钾缓释片。
4、调整姿势长期保持手腕弯曲姿势易诱发尺神经压迫性抽筋,建议每30分钟活动手腕,睡觉时用护腕保持中立位。颈椎病导致神经根受压时,需通过颈椎牵引改善神经刺激症状。
5、药物治疗反复发作的抽筋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服用碳酸钙D3片和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癫痫或帕金森病相关抽筋需原发病治疗。
预防手抽筋需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日常保证每日800毫升饮水量及300克乳制品摄入。中老年人建议每年检测血钙血钾水平,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夜间频发抽筋者可在睡前用40℃温水泡手15分钟。若每周发作超过3次或伴随肌无力、麻木等症状,需及时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周围神经病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