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食一小块塑料可能无明显危害,但也存在潜在风险。塑料体积较小且边缘光滑时,通常可随粪便排出;若塑料尖锐或体积较大,可能导致消化道划伤或梗阻。误食后需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呛咳、呕吐、腹痛等症状。
多数情况下,误食的塑料体积较小且材质柔软,不会对消化道造成损伤。塑料可能通过胃肠蠕动自然排出体外,期间家长可适当增加宝宝饮水量,促进肠道蠕动。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排便情况,塑料通常会在1-3天内随粪便排出。若宝宝无异常表现,一般无须特殊处理。
少数情况下,塑料可能卡在食管或肠道狭窄部位,导致吞咽困难、流涎或阵发性哭闹。尖锐塑料可能划伤消化道黏膜,引发呕血或黑便。较大塑料可能引起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停止排便及胆汁性呕吐。若塑料误入气管,会出现突发性呛咳、呼吸困难等窒息表现,需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建议家长检查塑料来源及性状,保留相同材质样本供医生参考。误食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固体食物,可少量饮用温水。若出现持续干呕、拒食、血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日常生活中应将塑料制品、玩具零件等放置在婴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大颗粒玩具,定期检查玩具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