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牙龈上出现肉疙瘩可能与萌牙期牙龈增生、口腔溃疡、牙龈脓肿、牙龈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观察疙瘩形态变化并避免孩子抓挠,必要时需儿科或口腔科就诊。
1、萌牙期牙龈增生乳牙萌出时可能刺激局部牙龈组织增生形成柔软肉赘,表现为无痛性粉红色隆起。家长可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堆积刺激。
2、口腔溃疡创伤性溃疡或疱疹性口炎可能导致牙龈局部黏膜肿胀隆起,常伴疼痛或发热。家长可给孩子使用儿童专用口腔喷雾缓解不适,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
3、牙龈脓肿乳牙龋坏继发感染可能形成化脓性肉芽肿,伴随牙龈红肿、咀嚼疼痛。需口腔科进行引流处理,必要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4、牙龈瘤血管型或纤维型牙龈瘤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紫红色肿物,可能反复出血。确诊需病理检查,较小病灶可激光切除,较大者需手术完整摘除。
日常注意孩子口腔卫生,选用软毛儿童牙刷清洁,出现持续增大、出血或化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