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肌梗死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心包摩擦音等症状。
1、病毒感染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可能导致心包炎,患者常出现低热、乏力等前驱症状,治疗以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及对症支持为主。
2、细菌感染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发化脓性心包炎,伴随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联合心包穿刺引流。
3、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可能累及心包,表现为渐进性胸痛和心包积液,需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控制原发病。
4、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2-3天可能出现心包炎反应,典型症状为随体位改变的胸痛,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秋水仙碱及心肌血运重建。
建议急性期卧床休息,低盐饮食并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心包填塞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