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脑部损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等原因引起。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脑部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
1、遗传因素部分癫痫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神经元电活动异常。这类癫痫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或失神发作。对于遗传性癫痫,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多数情况下仍以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为主。
2、脑部损伤颅脑外伤、产伤或缺氧性脑损伤可能破坏脑组织正常结构,形成异常放电病灶。这类损伤后癫痫可能在伤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常见于交通事故、坠落伤等导致的脑挫裂伤患者,需长期进行脑电图监测和神经功能评估。
3、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脑血管畸形等病变可能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中老年新发癫痫患者中约三成与脑血管病变相关,这类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同时控制原发病和癫痫症状。
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脑实质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病毒性脑炎后癫痫发作概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急性期需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期需密切观察神经系统后遗症。
5、脑肿瘤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肿瘤可能压迫或浸润脑组织,特别是位于颞叶、额叶的肿瘤更易诱发癫痫。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局灶性发作,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明确病灶。治疗需兼顾肿瘤切除和癫痫控制,术后仍需长期抗癫痫治疗。
癫痫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等诱发因素。饮食需均衡营养,适当增加富含镁、钙的食物如绿叶蔬菜、乳制品。运动选择低风险项目如散步、瑜伽,避免游泳、攀岩等可能因突发发作导致危险的活动。患者外出建议携带病情说明卡,家属需学习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措施。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