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伤口处理应优先使用碘伏,酒精更适合消毒完整皮肤。碘伏对伤口刺激小,杀菌效果好,酒精刺激性较强,可能延缓愈合。处理伤口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1、伤口处理优先选择碘伏。碘伏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且对伤口组织的刺激性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疼痛感。碘伏的杀菌效果可持续4-6小时,适合用于开放性伤口的消毒。使用碘伏时,可直接涂抹于伤口表面,注意不要过度擦拭,以免损伤新生组织。
2、酒精更适合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酒精的杀菌效果迅速,但对伤口组织的刺激性较大,可能引起疼痛和灼烧感,延缓伤口愈合。酒精主要用于注射前皮肤消毒、手术器械消毒等场景。使用酒精时,应确保皮肤完整,避免直接接触伤口。
3、正确处理伤口的步骤。先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冲洗时注意水流方向,避免将污染物冲入伤口深处。冲洗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伤口周围皮肤。接着用碘伏消毒伤口,从中心向外周画圈涂抹,避免反复擦拭。最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4、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每天检查伤口情况,观察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等感染迹象。根据伤口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一般1-2天更换一次。如果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建议及时就医处理。避免伤口接触水,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保持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
5、特殊伤口的处理。对于动物咬伤、铁锈污染伤口等,建议及时就医,可能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或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愈合较慢,需要更加严格的护理和监测。烧伤伤口应避免使用有色消毒剂,以免影响伤口观察。
正确处理伤口对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至关重要。选择适合的消毒剂,遵循正确的处理步骤,注意日常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加速伤口愈合。对于复杂或严重的伤口,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自行处理不当导致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