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手术主要通过内镜下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等方式进行。肠道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腹腔镜肠段切除术、开腹手术。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较小的息肉,通过内镜引导下使用电切圈套器切除息肉。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可能出现轻微出血或穿孔。术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术后需禁食并观察有无并发症。
2、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适用于较大或扁平的息肉,通过注射生理盐水使黏膜下层隆起后完整切除病变。该技术能获取完整病理标本,但操作难度较高。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迟发性出血风险。
3、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适用于巨大息肉,采用分块切除方式逐步清除病灶。手术时间较长,需注意彻底止血。术后需要病理检查确认切缘情况,必要时追加治疗。
4、腹腔镜肠段切除术腹腔镜肠段切除术适用于可疑恶变或内镜无法切除的息肉,通过腹腔镜技术切除病变肠段。手术需全身麻醉,术后可能出现肠粘连等并发症。需要住院观察并逐步恢复饮食。
5、开腹手术开腹手术适用于合并肠梗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进行传统开放性肠切除吻合。创伤较大但视野清晰,术后需加强伤口护理和营养支持。恢复期较长,需预防切口感染和肠功能紊乱。
肠道息肉术后应注意饮食调理,从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适度活动促进肠蠕动,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情况。术后出现腹痛、发热或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病理结果制定后续随访计划,高危患者可能需要追加治疗。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红肉及加工食品的食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