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月经量多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动、子宫恢复延迟、贫血、子宫内膜病变等原因引起。
1. 激素波动:哺乳期催乳素抑制雌激素分泌,当激素水平不稳定时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脱落增多。建议通过规律哺乳稳定激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益母草颗粒、乌鸡白凤丸、妇科千金片等中成药调理。
2. 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会影响血管闭合,导致出血量增加。可通过腹部按摩促进收缩,若伴随腹痛需排查胎盘残留,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缩宫素注射液、产后逐瘀胶囊等药物。
3. 缺铁性贫血:哺乳期铁需求增加,贫血会加重子宫肌层缺氧性收缩障碍。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需加强红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摄入,必要时口服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剂。
4. 内膜病变:少数情况可能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有关,常伴随痛经、经期延长。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医生可能推荐地屈孕酮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等治疗方案。
哺乳期出现异常出血应记录出血量及周期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及时复查血常规和超声,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哺乳期安全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