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冷敷消肿、使用药物、调整饮食、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牙龈肿痛通常由口腔卫生不良、食物嵌塞、牙龈炎、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牙龈肿痛时需加强口腔清洁,每日至少刷牙两次,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龈边缘。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饭后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消炎抑菌,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避免刺激。
2、冷敷消肿急性肿痛发作时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外敷面部对应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充血肿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冷敷期间可配合抬高头部姿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使用药物牙龈肿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局部可涂抹丁硼乳膏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使用前需清洁患处。孕妇、过敏体质者用药前需咨询医师。
4、调整饮食发作期间应避免辛辣、过硬、过烫食物,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类、蒸蛋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新鲜蔬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帮助组织修复。忌烟酒及碳酸饮料。
5、就医治疗持续肿痛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化脓需及时就诊。牙周炎需进行龈下刮治,智齿冠周炎可能需切开引流或拔牙。口腔医生会通过牙周探诊、X线等检查明确病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如根面平整术、牙周夹板固定等。
预防牙龈肿痛需建立定期口腔检查习惯,每半年清除牙结石一次。选择含氟牙膏和抗菌漱口水辅助护理,避免横向暴力刷牙损伤牙龈。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血糖,妊娠期妇女可增加产前口腔检查频次。长期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者应排查血液系统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