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套叠超声监视下灌肠的禁忌症主要包括肠穿孔、腹膜炎、严重脱水休克、肠坏死以及先天性巨结肠等。超声监视下灌肠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常用方法,但需严格评估患儿情况,避免操作风险。
肠穿孔患儿进行灌肠可能导致腹腔感染加重,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胀及腹膜刺激征,需紧急行腹部X线或CT检查确诊。腹膜炎患儿因腹腔内炎症反应明显,灌肠可能引发感染扩散,常见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或肠梗阻继发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再考虑复位。严重脱水休克患儿循环状态不稳定,灌肠操作可能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需优先补液扩容纠正休克。肠坏死患儿肠壁血供中断,灌肠压力可导致坏死肠管破裂,多见于发病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伴发热的病例,需术中探查确认。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远端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失,灌肠复位后易复发,需结合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患儿接受超声监视下灌肠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影像学评估,操作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复位成功后应观察24小时排便情况,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肠道感染。若患儿出现反复腹痛、呕吐或血便应及时复查超声,排除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