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环后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盆腔感染、节育器移位或嵌顿、严重腹痛、过敏反应等症状,通常需要取出节育器。宫内节育器的使用需结合个体情况,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1、异常子宫出血节育器可能刺激子宫内膜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出血。若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2倍以上,或持续出血超过3个月未缓解,可能引发贫血。需通过超声检查排除子宫病变,必要时取出节育器并配合止血治疗,如氨甲环酸片、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辅助改善症状。
2、盆腔感染表现为下腹持续性疼痛、发热、脓性分泌物增多,可能与术中消毒不严或性生活卫生不良有关。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盆腔超声显示炎性渗出。需立即取出节育器,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3、节育器移位超声检查发现节育器下移到达宫颈管或部分穿透子宫肌层时,可能降低避孕效果并增加穿孔风险。移位常伴随下腹坠胀感或同房疼痛,需通过宫腔镜或X线定位后取出,必要时更换合适型号的节育器。
4、严重腹痛突发性剧烈腹痛可能提示子宫穿孔或输卵管痉挛,常见于放置初期。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且镇痛药无效时,需急诊超声排除脏器损伤。确诊后应立即取出节育器,并行腹腔镜探查修复穿孔部位。
5、过敏反应对节育器材质如铜离子过敏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或黏膜水肿。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需立即取出节育器并抗过敏治疗,如氯雷他定片、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后续可考虑更换为塑料材质节育器。
放置节育器后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建议每年至少1次超声监测节育器位置。日常注意观察月经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移位。出现发热、异常分泌物或持续性疼痛时须及时就诊,禁止自行尝试取出。取环后可选择短效避孕药等其他避孕方式过渡,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生育计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