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一般不建议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激素类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但部分特殊情况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需在医生监测下使用。
妊娠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存在明确风险,如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妊娠糖尿病风险增加,地塞米松等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下丘脑-垂体轴发育。临床常用激素类药物中,泼尼松龙胎盘通过率较低,相对更安全,但仍需根据孕周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对于必须用药的孕妇,医生会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并加强胎儿监测,如孕早期避免使用氟替卡松等吸入性激素,孕中晚期需定期超声评估胎儿生长状况。
少数妊娠合并严重疾病的情况需权衡利弊使用激素。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若停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狼疮危象,哮喘急性发作孕妇未及时使用激素可能引发缺氧性胎儿窘迫。此类情况需由产科与专科医生联合制定方案,通常选择短效激素静脉给药,配合胎心监护和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在整个妊娠期都需持续使用并每月调整剂量。
孕妇若孕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应在备孕期就咨询医生调整方案。妊娠期间任何用药变更都需专业评估,禁止自行增减药量。建议记录用药时间和反应,定期完成NT检查、大排畸超声等产检项目。日常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监测血压血糖变化,出现阴道出血或胎动异常立即就医。哺乳期用药也需重新评估,部分激素会通过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