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和碘酊是两种不同的含碘消毒剂,主要区别在于成分、刺激性及适用范围。碘伏成分为聚维酮碘,刺激性较小,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碘酊含碘和碘化钾,需用酒精脱碘,刺激性较强,仅用于完整皮肤消毒。
碘伏以聚维酮碘为主要有效成分,通过缓慢释放游离碘发挥杀菌作用,对细菌、真菌和部分病毒均有杀灭效果。其溶液呈棕红色,可直接涂抹于伤口或黏膜,无须脱碘处理。由于刺激性低且稳定性好,广泛用于手术野消毒、烧伤创面处理及会阴部消毒,也可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使用后可能残留黄色痕迹,但不会导致皮肤染色。
碘酊由碘、碘化钾和乙醇配制而成,杀菌作用迅速但腐蚀性强。其高浓度游离碘可导致蛋白质变性,因此不可用于破损皮肤或黏膜。临床主要用于完整皮肤术前消毒,使用后需用75%酒精擦拭脱碘以避免皮肤灼伤。碘酊对金属器械有腐蚀性,且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目前已逐渐被碘伏替代。
日常家庭消毒建议优先选择碘伏,使用时注意避光保存。对碘过敏者禁用两类消毒剂,大面积创面消毒应咨询医生。消毒剂开封后需标注日期,一般有效期为7-30天,过期后杀菌效果会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