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头疼可通过热敷、调整内衣、局部清洁、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乳头疼通常由内衣摩擦、皮肤干燥、乳腺炎、激素波动、乳头皲裂等原因引起。
1、热敷使用温热毛巾敷于乳头部位5-10分钟,温度控制在40℃左右,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因乳腺导管痉挛或乳汁淤积导致的疼痛。热敷后需保持皮肤干燥,避免继发感染。哺乳期女性可在喂奶前热敷,帮助乳汁排出。
2、调整内衣选择无钢圈、纯棉材质的哺乳内衣或运动内衣,减少对乳头的压迫和摩擦。内衣尺码应贴合胸围,肩带宽度需能均匀分散压力。运动时建议穿着高强度支撑内衣,防止乳头与衣物反复摩擦导致表皮损伤。
3、局部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乳头1-2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哺乳后可用羊脂膏涂抹乳头,形成保护膜预防皲裂。若出现渗液或结痂,可用生理盐水湿敷后轻柔清除,再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乳头疼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真菌感染需涂抹克霉唑乳膏。激素波动导致的疼痛可短期使用黄体酮凝胶,但须排除乳腺疾病后使用。
5、就医检查持续疼痛超过1周或伴随肿块、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时,需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可能与乳腺导管扩张症、佩吉特病等疾病有关。哺乳期突发红肿热痛需排除乳腺脓肿,必要时行穿刺引流。
日常应避免抓挠或过度刺激乳头,经期前减少咖啡因摄入以缓解激素波动影响。哺乳期需掌握正确衔乳姿势,每次喂奶后挤出少量乳汁涂抹乳头。若自行护理3天无改善,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象,应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非哺乳期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专科检查,40岁以上需定期筛查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