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后面骨头疼可能与肌肉劳损、骨质疏松、颈椎病、肩周炎、外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理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肌肉劳损长期提重物或过度使用手臂可能导致肱三头肌肌腱炎,表现为肘后侧钝痛,活动时加重。急性期可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外敷,慢性期建议用微波理疗配合拉伸训练。日常需避免单侧手臂持续发力,搬运重物时注意交替使用双侧肢体。
2、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或长期缺钙者可能出现肱骨远端骨密度降低,疼痛呈间歇性刺痛,夜间更为明显。确诊需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联合阿仑膦酸钠片,同时增加奶制品和深绿色蔬菜摄入。
3、颈椎病颈6-7神经根受压时可放射至手臂后侧,常伴有颈部僵硬和手指麻木。可通过颈椎MRI确诊,急性期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颈托制动。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颈椎枕。
4、肩周炎肩关节囊粘连可能牵涉至肱骨后侧疼痛,典型表现为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早期可注射玻璃酸钠缓解炎症,后期需进行爬墙训练改善活动度。疼痛发作期可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症状,同时注意肩部保暖。
5、外伤因素肱骨髁上骨折或鹰嘴撞击伤可能遗留慢性疼痛,X线检查可见骨痂形成或关节面不平整。陈旧性损伤可尝试冲击波治疗,若存在关节游离体需行关节镜清理术。康复期间应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建议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肿胀发热时尽早就诊骨科。日常可进行手臂悬吊休息,疼痛缓解后逐步开展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注意调整工作台高度避免肘关节过度屈曲,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饮食中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海鱼和蛋黄,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