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吐了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肠梗阻、脑膜炎等因素有关。呕吐是儿童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胃内容物经口腔强力排出,可能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孩子状态,必要时就医检查。
1、饮食不当儿童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过量进食、进食过快或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常见表现为进食后突发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家长需调整喂养方式,采用少量多餐原则,避免强迫进食。可暂时禁食2-4小时后再给予米汤等流质食物。
2、胃肠功能紊乱腹部受凉或情绪紧张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症状多为间歇性呕吐,常伴肠鸣音亢进。建议用温热毛巾敷贴腹部,顺时针按摩脐周。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或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
3、急性胃肠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黏膜炎症,呕吐多伴随腹泻、发热。轮状病毒感染常见水样便,诺如病毒感染易造成喷射状呕吐。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必要时使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道分泌,头孢克肟颗粒治疗细菌性感染。
4、肠梗阻肠套叠等机械性梗阻会导致胆汁性呕吐,腹部可能触及包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可能出现粪石性梗阻。需立即禁食禁水,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解除梗阻。家长发现呕吐物带黄绿色胆汁时需紧急就医。
5、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引发的喷射性呕吐多伴嗜睡、颈强直等症状。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病毒性脑膜炎常见前囟膨隆。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及时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
家长应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伴随症状,保持孩子侧卧防误吸。呕吐后先用温水漱口,暂禁食1-2小时再尝试喂食补盐液。居家可备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常用药物,但出现血性呕吐物、意识改变或持续8小时以上无尿时,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