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扭到筋可通过休息、冰敷、固定等方式治疗,通常由外力撞击、过度用力、姿势不当等原因引起。
1、休息:大拇指扭伤后应避免继续使用受伤部位,减少活动量,防止进一步损伤。休息期间可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冰敷: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使用冰袋或冷敷包对受伤部位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冰敷有助于缓解疼痛、减轻肿胀,并减少炎症反应。
3、固定:使用弹性绷带或护具对大拇指进行固定,限制关节活动,防止二次损伤。固定时需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4、热敷:在扭伤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热敷时温度不宜过高,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
5、康复训练:在疼痛和肿胀明显缓解后,可进行适度的康复训练,如手指屈伸、握拳等动作,逐步恢复大拇指的功能和灵活性。
日常护理中,可适当补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橙子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过度用力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再次扭伤。若症状持续加重或未见明显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手腕用力时出现筋疼可能由肌腱炎、腕管综合征、韧带拉伤、腱鞘囊肿或关节炎引起。
1、肌腱炎:
手腕过度使用或重复性动作可能导致肌腱发炎,表现为用力时疼痛。常见于长期使用电脑或从事手工劳动的人群。治疗需减少手腕活动,配合冷敷和抗炎药物。
2、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会引起手腕疼痛,可能伴随手指麻木。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或长期重复手腕动作者。可通过腕部支具固定和神经松解术治疗。
3、韧带拉伤:
手腕突然扭转或过度伸展可能导致韧带损伤,表现为用力时锐痛。常见于运动损伤或意外跌倒。需要制动休息,严重时需石膏固定。
4、腱鞘囊肿:
手腕关节或肌腱周围形成的囊性肿物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活动时疼痛。可通过穿刺抽吸或手术切除治疗。
5、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都可能引起手腕关节疼痛,晨僵是典型症状。需进行抗风湿治疗或关节腔注射。
建议避免手腕过度负重,工作时保持正确姿势,可进行手腕伸展运动增强肌肉力量。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肿胀、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日常可热敷缓解症状,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