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肌症月经一直不干净可能由激素水平紊乱、子宫内膜异位、子宫收缩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妇科炎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激素治疗、手术切除病灶、止血药物、抗炎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
1、激素水平紊乱:
腺肌症患者常伴随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孕激素不足,导致子宫内膜增厚脱落不全。长期无排卵性月经会使子宫内膜持续增生,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需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评估,临床常用地屈孕酮、炔诺酮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
2、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肌层内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反复出血,形成病灶结节影响子宫收缩。异位内膜组织可能侵入子宫肌壁全层,导致经血排出受阻。超声检查可见子宫均匀增大伴肌层回声不均,严重者需考虑病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
3、子宫收缩异常:
病变子宫肌纤维排列紊乱,收缩力减弱使血管闭合不全。经期子宫无法有效压迫开放的血窦,造成持续性出血。可尝试热敷下腹部促进收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改善症状。
4、凝血功能障碍:
长期经血过多易继发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因子消耗会加重出血。部分患者合并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需检测凝血四项。临床常用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配合铁剂纠正贫血状态。
5、合并妇科炎症:
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炎会破坏子宫内膜修复,炎症因子刺激导致异常出血。常见病原体包括厌氧菌和衣原体,需进行白带常规和病原体培养。确诊后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
腺肌症患者日常应保持外阴清洁,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盆浴。饮食多摄入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可尝试艾灸关元穴、三阴交等穴位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出血期间禁用活血类中药。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出血持续10天以上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