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通常需进行影像学检查、关节镜检查等。主要检查项目包括X线平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关节液分析、核素骨扫描。
1、X线平片:
X线检查是初步筛查手段,可显示关节面缺损、游离骨块等典型表现。早期病变可能仅见关节面不规则,晚期可见明确骨软骨碎片。该检查经济便捷,但对软骨损伤敏感度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能清晰显示软骨损伤范围、骨髓水肿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情况。通过多序列成像可评估病变活跃性,对制定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该检查无辐射,但费用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
3、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检查可三维重建骨缺损形态,精确测量病变体积和位置。薄层扫描能发现X线难以显示的微小骨碎片,特别适用于术前规划。检查过程需接受少量辐射,不适合孕妇等特殊人群。
4、关节液分析:
通过关节穿刺获取滑液,检测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等指标。可鉴别感染性关节炎、痛风等相似疾病,同时缓解关节肿胀症状。操作存在轻微创伤,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5、核素骨扫描:
放射性核素显像能反映病变区域代谢活性,早期发现X线阴性的微小病灶。全身扫描还可发现多发性骨软骨炎病灶。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核素排泄,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患者检查期间应避免患肢负重,急性期可使用拐杖辅助行走。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如牛奶、深海鱼、蛋黄等食物。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灶愈合情况,出现关节交锁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