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带状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镇痛处理、局部护理、免疫调节及并发症预防等方式治疗。口腔带状疱疹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表现为单侧口腔黏膜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
1、抗病毒治疗: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发病72小时内开始治疗可显著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
2、镇痛处理:
神经痛是主要症状,轻中度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严重疼痛需联合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冷敷可暂时缓解局部灼痛感。
3、局部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水疱破溃后可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温凉流质饮食。
4、免疫调节:
免疫力低下者需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患者可考虑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诱发病情加重。
5、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脓性分泌物或发热。三叉神经眼支受累需警惕角膜炎。高龄患者需监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必要时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发病期间建议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食如蒸蛋羹、南瓜粥,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面。康复后可逐步进行温和的口腔功能锻炼,如鼓腮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规律作息,冬季注意面部保暖,50岁以上人群可咨询医生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预防复发。出现视力模糊、持续高热或剧烈头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