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外阴炎可能由局部刺激、卫生习惯不良、感染性病原体及内分泌变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
1、局部刺激穿着化纤内裤或使用含香料卫生用品可能摩擦刺激外阴皮肤,导致非感染性炎症。建议更换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症状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硼酸溶液湿敷。
2、卫生不良经期护理不当或如厕后清洁不彻底可能滋生细菌。需保持会阴干燥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必要时可短期使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冲洗。
3、病原体感染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感染是常见病因,多伴随瘙痒、豆腐渣样分泌物。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莫匹罗星软膏或口服氟康唑等抗感染药物。
4、激素波动绝经后雌激素下降或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易导致黏膜抵抗力降低。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雌激素或使用普罗雌烯阴道胶囊。
日常应避免久坐潮湿环境,发作期间暂停性生活,选择宽松衣物并加强营养摄入有助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