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这一部位的选择基于心脏解剖位置,确保按压能有效推动血液循环,同时避免损伤肋骨和内脏。按压时需保持手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
1、胸骨下半段的选择依据:胸骨下半段位于心脏前方,按压时能直接作用于心脏,推动血液流向全身。这一部位相对平坦,便于施救者定位和施力,同时减少按压过程中对肋骨和内脏的损伤风险。按压时需确保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手指翘起,避免按压肋骨。
2、按压深度和频率的科学依据:按压深度5-6厘米能有效推动心脏泵血,确保足够的血液循环。频率100-120次/分钟模拟正常心率,维持血液流动。按压过程中需保持节奏均匀,避免过快或过慢,确保每次按压都能有效推动血液。
3、按压姿势和力度的控制:施救者需保持手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避免弯曲手臂或倾斜身体。力度需适中,确保按压深度达到5-6厘米,同时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按压后需完全放松,让胸廓回弹,确保心脏充分充盈。
4、按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按压时需观察患者反应,如面色、呼吸等,及时调整按压力度和频率。如患者出现呕吐或异物阻塞,需立即停止按压,清理呼吸道后再继续。按压过程中需保持冷静,确保动作规范,避免因紧张或疲劳影响按压效果。
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的部位、深度、频率和姿势都需严格遵循指南要求,确保按压能有效推动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生存率。施救者需掌握正确的按压技巧,保持冷静和规范操作,确保按压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