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疼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热敷缓解疼痛、使用滴耳液、口服止痛药、抗生素治疗等方式治疗。耳朵里面疼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道损伤、耵聍栓塞、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清洁耳朵里面疼可能与外耳道炎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道瘙痒、红肿等症状。建议使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耳道,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掏耳,防止加重损伤。若伴有分泌物,可用无菌棉球沾取医用酒精擦拭外耳道,但禁止深入耳道内部操作。
2、热敷缓解疼痛对于非感染性耳痛,如受凉或轻微外伤引起的疼痛,可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耳周10-15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若疼痛加剧或出现流脓应立即停止。
3、使用滴耳液细菌性外耳道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菌药物。真菌感染需选用克霉唑滴耳液。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侧卧滴入3-5滴后保持体位5分钟。耵聍栓塞者可先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再由医生专业清理。
4、口服止痛药急性中耳炎引发的剧烈疼痛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伴随发热时可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但儿童禁用。需注意止痛药不能替代病因治疗,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无效者需及时就诊。
5、抗生素治疗化脓性中耳炎需根据病原菌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口服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鼓膜穿孔合并感染时,禁用滴耳液,应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期间须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日常应避免耳道进水,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不要自行掏耳,成年人每3-6个月可到医院进行专业耳道清洁。感冒时注意正确擤鼻方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病原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若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耳鼻喉科排除严重并发症。儿童反复耳痛需检查腺样体是否肥大,必要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