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镇痛处理、局部护理和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带状疱疹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免疫力下降、年龄增长和慢性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治疗早期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发病原因与潜伏病毒再激活有关,常伴皮肤灼痛和簇集水疱。
2、镇痛处理轻中度疼痛可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加巴喷丁。神经痛可能与病毒损伤神经节有关,表现为持续性刺痛或电击样疼痛。
3、局部护理保持皮损清洁干燥,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抓挠导致继发细菌感染,疱疹液具有传染性需隔离处理。
4、免疫调节免疫力低下者需注射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肿瘤患者应评估免疫功能。
急性期避免辛辣食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皮损结痂前应隔离避免传染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