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伤口换药后出现轻微疼痛是正常现象,可能与伤口刺激、局部炎症反应或敷料摩擦有关。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渗血、发热等症状,需警惕感染风险。
痔疮术后换药疼痛通常与创面暴露、神经末梢敏感有关。术后1-3天疼痛较明显,此时创面新鲜且敷料与组织粘连,换药时牵拉可能引发短暂刺痛。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可减少摩擦,配合红光照射能促进愈合。部分患者对消毒液如碘伏敏感,可改用生理盐水清洁。术后4-7天疼痛逐渐减轻,但排便时仍可能出现撕裂样痛感,这与肛门括约肌痉挛有关,建议排便前温水坐浴放松肌肉。
异常疼痛需考虑创面感染或血肿形成。感染性疼痛表现为持续性跳痛,创面可见脓性分泌物,需取分泌物培养后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分散片。血肿导致的胀痛多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触诊可及硬结,需拆除缝线引流。少数患者因敷料填塞过紧引发缺血性疼痛,表现为剧烈疼痛伴皮肤苍白,应立即松解敷料。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出现疼痛迁延不愈,需加强血糖控制和创面护理。
术后应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0分钟。避免久坐久站,可侧卧减轻伤口压力。饮食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预防便秘,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但不宜超过3天。术后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建议每日进行提肛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如出现发热、大量渗血或疼痛无法缓解,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