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服用助消化药物、中医推拿等方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脂、高糖及难消化食物摄入,增加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婴幼儿可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避免一次性喂食过量。建议采用少量多餐原则,每餐间隔2-3小时。
2、腹部按摩: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能促进肠蠕动,缓解腹胀腹痛。注意手法需轻柔,餐后1小时内不宜进行。
3、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选择儿童专用剂型,避免与抗生素同服。持续补充2-4周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4、助消化药物:
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可补充消化酶,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能健脾和胃。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型,症状缓解后及时停药。
5、中医推拿:
通过揉板门、清大肠等小儿推拿手法调理脾胃功能。每日1次,5次为1疗程。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配合捏脊疗法效果更佳。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2小时进食。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游戏等轻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变化,若持续出现血便、发热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人工喂养需严格按比例冲调奶粉。可尝试苹果泥、胡萝卜汁等富含果胶的辅食帮助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