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白点增加通常提示炎症进展,可能由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引起。病情严重程度需结合发热程度、吞咽疼痛变化及血常规结果综合判断。
1、化脓性感染:
扁桃体隐窝内脓性分泌物堆积形成白点,多伴随高热、咽痛加剧。需通过咽拭子培养明确病原体,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对症退热治疗。
2、慢性炎症急性发作:
反复发炎的扁桃体组织纤维化,隐窝引流不畅导致分泌物滞留。可能伴随颌下淋巴结肿大,急性期需控制感染后考虑择期手术切除。
3、EB病毒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典型表现为扁桃体覆膜样白苔,伴随眼睑浮肿、肝脾肿大。外周血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需进行血清学检测确诊。
4、角化症表现:
少数情况下白点为脱落上皮角化物,触之坚硬且无红肿热痛。属于良性病变,但需活检排除真菌感染等特殊情况。
5、恢复期假膜:
炎症消退过程中坏死组织与渗出物混合形成假膜,此时体温正常且疼痛减轻。需与病情加重鉴别,避免强行剥离假膜导致出血。
建议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保持口腔清洁。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观察72小时内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呼吸费力或颈部僵硬等症状,出现上述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但不宜自行使用含片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