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主要分为抑酸药、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杆菌药、促胃肠动力药和抗胆碱药五类,代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硫糖铝、阿莫西林、多潘立酮和哌仑西平等。
1、抑酸药:
抑酸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发挥作用,代表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质子泵抑制剂能不可逆地阻断胃壁细胞质子泵,抑酸效果强且持久,适用于胃食管反流病和消化性溃疡。H2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性阻断组胺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抑酸作用较温和。
2、黏膜保护剂:
黏膜保护剂通过形成保护膜或促进黏膜修复发挥作用,代表药物为硫糖铝和枸橼酸铋钾。硫糖铝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层,阻隔胃酸侵蚀并刺激前列腺素合成。枸橼酸铋钾除保护黏膜外,还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常与抗生素联用。
3、抗幽门螺杆菌药:
抗幽门螺杆菌药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代表药物为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这类抗生素需与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组成四联疗法,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或抑制蛋白质合成杀灭幽门螺杆菌,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的关键药物。
4、促胃肠动力药:
促胃肠动力药通过增强胃肠蠕动改善症状,代表药物为多潘立酮和莫沙必利。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能加速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莫沙必利通过刺激5-HT4受体增强全胃肠道动力,适用于伴有腹胀、嗳气的溃疡患者。
5、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通过阻断M受体抑制胃酸分泌,代表药物为哌仑西平和溴丙胺太林。这类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胃壁细胞M3受体,减少胃酸分泌且副作用较少,适用于夜间酸突破现象明显的患者,常作为辅助用药。
消化性溃疡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注意饮食调理与生活方式改善。建议选择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等,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规律进食并控制每餐食量,餐后适当活动促进消化。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严格完成抗菌疗程,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溃疡愈合后仍需定期复查胃镜,警惕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