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关节炎主要累及远端指间关节、脊柱关节、骶髂关节、膝关节及足部小关节。这些关节受累可能伴随皮肤银屑病病变,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1、远端指间关节:
约30%-50%患者以远端指间关节为首发部位,典型表现为关节肿胀、晨僵及特征性“笔帽样”畸形。X线可见关节边缘侵蚀伴新骨形成,需与骨关节炎鉴别。早期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可延缓关节破坏。
2、脊柱关节:
中轴型银屑病关节炎常累及颈椎和腰椎,表现为夜间腰背痛、晨僵及活动受限。约5%患者出现脊柱强直,影像学可见韧带骨赘和椎体方形变。生物制剂对抑制中轴炎症效果显著。
3、骶髂关节:
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发生率约34%,表现为臀部交替性疼痛,MRI可早期发现骨髓水肿。需与强直性脊柱炎鉴别,约半数患者HLA-B27阳性。
4、膝关节:
下肢大关节中膝关节最易受累,表现为不对称性滑膜炎伴积液。超声检查可见滑膜增生和能量多普勒信号,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可短期缓解症状。
5、足部小关节:
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受累常见,可能伴随趾炎形成“腊肠趾”。足部病变易导致行走困难,定制矫形鞋垫可减轻足底压力。需注意与痛风性关节炎鉴别。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关节活动,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宜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减少红肉摄入。冬季注意皮肤保湿,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关节症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炎症指标,合并指甲病变时需预防甲沟炎。出现新发关节肿痛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