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患者出现体重下降可能与胃黏膜萎缩导致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进食减少、营养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自身免疫损伤、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胃黏膜萎缩会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影响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导致食物中营养物质吸收率降低。胃黏膜腺体萎缩还可能影响内因子分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长期可能引发贫血。部分患者因餐后腹胀、早饱感而主动减少进食量,热量摄入不足直接导致体重下降。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会加速胃黏膜萎缩进程,进一步加重消化功能紊乱。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等病理改变可能伴随胃动力异常,延长食物滞留时间,影响营养摄取效率。
建议患者采用少食多餐方式,选择易消化的鱼肉、蒸蛋、嫩豆腐等优质蛋白食物,搭配煮软的胡萝卜、南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或摩罗丹浓缩丸、胃复春片等中成药调理。需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等营养指标,必要时进行营养补充。日常避免辛辣刺激、腌制及油炸食品,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