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直肠癌造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肠道梗阻或改善排便功能,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生活。治疗上,造瘘手术通常在肿瘤位置无法切除或肠道严重梗阻时进行,常见方法包括结肠造瘘、回肠造瘘和横结肠造瘘,术后需注意造瘘口护理和饮食调整。
1、直肠癌造瘘的原因主要与肿瘤的位置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当肿瘤位于直肠下端或肛门附近时,可能直接阻塞肠道,导致排便困难或完全梗阻。此时,造瘘手术可以绕过梗阻部位,将肠道内容物直接排出体外,避免肠道内压力过高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肠穿孔或腹膜炎。当肿瘤无法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时,造瘘也可以作为一种姑息治疗手段,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造瘘手术的具体类型根据患者病情和肿瘤位置选择。结肠造瘘是最常见的方式,适用于肿瘤位于直肠中下段的患者,手术将结肠的一部分引出腹壁,形成人工肛门。回肠造瘘则适用于肿瘤位置较高或肠道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将回肠末端引出腹壁。横结肠造瘘多用于临时性减压,术后可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决定是否关闭造瘘口。
3、术后护理是造瘘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造瘘口周围皮肤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患者可使用专门的造瘘袋收集排泄物,并根据排泄物的性状调整饮食。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和蔬菜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造瘘口堵塞的风险。同时,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以减少腹胀不适。
4、心理支持对造瘘患者同样重要。术后患者可能因身体形象改变和生活习惯调整而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或加入患者支持小组,分享经验,增强信心。
直肠癌造瘘手术虽然改变了患者的排便方式,但通过科学的术后护理和心理调适,患者仍可以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直肠癌,减少造瘘手术的必要性,同时术后积极配合定期复查,确保病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