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拇指下方肌肉疼痛可能由腱鞘炎、肌肉劳损、关节炎、腕管综合征或痛风性关节炎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缓解、局部封闭或手术松解等方式改善。
1、腱鞘炎:
拇指频繁屈伸活动可能导致腱鞘充血水肿,表现为掌指关节处压痛和弹响。急性期需制动休息,慢性期可采用超短波等理疗促进炎症吸收,顽固性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鞘内注射治疗。
2、肌肉劳损:
长期使用手机或握持工具会造成大鱼际肌群过度收缩,引发乳酸堆积性疼痛。建议每小时做5分钟手指伸展运动,用温水浸泡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佩戴腕部支具减少肌肉牵拉。
3、关节炎:
第一腕掌关节退行性变会辐射至大鱼际区域,晨起僵硬感明显。可尝试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改善润滑功能,口服氨基葡萄糖保护软骨,严重畸形需考虑关节成形术。
4、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受压除引起手指麻木外,常伴大鱼际肌萎缩疼痛。夜间佩戴腕关节中立位夹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能缓解症状,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
5、痛风性关节炎:
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会诱发剧烈红肿热痛,常见于饮酒或高嘌呤饮食后。急性期需使用秋水仙碱控制炎症,日常需限制动物内脏摄入,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
建议每日进行拇指对掌训练增强肌肉耐力,工作时使用人体工学鼠标垫减少腕部压力,烹饪时选择轻便厨具减轻抓握负荷。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明显肌力下降时,应及时进行肌电图和X线检查排除神经损伤及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