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隐痛、消化不良、低热等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疼痛、餐后腹胀、食欲减退,可能伴随轻度发热或排便习惯改变。
1、右下腹隐痛:
疼痛多位于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呈间歇性钝痛或胀痛,常因剧烈运动、饮食不当诱发。疼痛程度较急性阑尾炎轻,但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体检时可发现局部压痛,但反跳痛不明显。
2、消化功能紊乱:
由于阑尾慢性炎症刺激邻近肠道,患者可能出现餐后腹胀、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因肠道蠕动异常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粪便中可见未消化食物残渣。
3、低热乏力:
约30%患者出现37.5-38℃的低热,尤其在病情活动期。长期慢性炎症消耗可能导致疲倦、消瘦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或正常。
4、压痛性包块:
病程较长者可能在右下腹触及条索状硬结,系阑尾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的炎性包块。超声检查可显示阑尾增粗直径>6毫米、壁层增厚或周围脂肪回声增强。
5、发作性加重:
在免疫力下降、肠道感染等诱因下,慢性阑尾炎可能急性发作,表现为疼痛突然加剧、体温升高至38.5℃以上,需警惕阑尾穿孔或脓肿形成。
建议慢性阑尾炎患者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及高脂食物,可适量食用南瓜、山药等易消化食材。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肠道蠕动,但应避免剧烈跑跳。若每年发作超过3次或伴有阑尾粪石,建议在医生评估下考虑择期手术切除。
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情况决定。慢性阑尾炎通常由急性阑尾炎未完全治愈、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饮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甲硝唑片400mg每日两次、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同时配合热敷和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饮食调理:患者应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蔬菜水果,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阑尾负担。
3、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4、药物治疗:对于伴有明显疼痛的患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400mg每日三次、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三次,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5、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情况和
慢性阑尾炎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