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确实容易得肺炎。新生儿肺炎主要有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先天性肺炎等类型,通常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分娩过程中感染、喂养不当等因素有关。
1、免疫系统不成熟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对细菌、病毒的防御能力较弱。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不足,病原体容易侵入下呼吸道引发感染。家长需注意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2、分娩过程感染分娩时若产妇存在生殖道感染或胎膜早破,可能导致新生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分泌物。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通过产道传播,引发感染性肺炎。孕期规范产检、及时治疗产妇感染可降低风险。
3、喂养方式不当新生儿胃部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若喂养姿势不正确或奶量过多,易发生呛奶。乳汁吸入肺部可能引发化学性炎症或继发细菌感染。建议采用45度角斜抱姿势喂奶,喂后竖抱拍嗝,控制单次喂奶量。
4、环境因素影响密闭空间空气流通差、家庭成员吸烟、冬季取暖设备使用等,均会增加呼吸道刺激和感染概率。新生儿居室应每日通风,保持适宜温湿度,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
5、先天性异常少数新生儿可能存在气管食管瘘、先天性心脏病等发育异常,导致反复吸入或肺部血液循环障碍。这类患儿更易继发肺炎,需早期筛查干预。若出现呼吸急促、呻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新生儿肺炎需从孕期保健开始,产妇应定期产检避免感染。分娩后注意新生儿保暖,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免疫力。日常护理中观察呼吸频率、面色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居室保持通风,避免人员密集场所活动,接触新生儿前严格洗手。若确诊肺炎应住院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