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疱疹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小水疱、溃疡伴疼痛,可能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发热、拒食、流涎及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功能。
1、口腔水疱初期在牙龈、舌缘或颊黏膜出现针尖大小透明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边缘不规则的浅表溃疡。水疱成簇分布,周围黏膜充血发红,患儿常因疼痛哭闹不安。此阶段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避免与其他儿童共用餐具。
2、溃疡疼痛破溃后的溃疡面呈灰白色或黄色伪膜覆盖,触碰时疼痛明显,导致进食困难。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突然拒奶、烦躁哭闹,年长儿会主诉口腔烧灼感。溃疡通常7-10天自愈,期间可选用儿童专用口腔喷雾缓解症状。
3、发热反应约半数患儿出现38-39℃中低热,多发生于出疹前1-2天,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体温超过39℃或反复发热超过3天,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
4、淋巴结肿大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常呈黄豆至蚕豆大小肿大,触痛明显但表面光滑。这是机体免疫应答的正常反应,通常随疱疹消退逐渐缩小。若淋巴结持续增大或出现化脓需及时就医。
5、继发感染抓挠或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溃疡面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脓性分泌物、周围组织红肿加重。严重者可能引发牙龈炎或口角炎,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注意观察体温变化,保证充足休息,若出现持续高热、脱水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家长接触患儿后需彻底洗手,患儿毛巾餐具应单独消毒,托幼机构儿童需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