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幼儿急疹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3-5天后热退疹出,皮疹呈玫瑰红色斑丘疹,多分布于躯干和颈部。
幼儿急疹的高发年龄为6-18个月,这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有关。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病毒。1岁以内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儿童发病率明显降低。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春秋季相对多见。多数患儿表现为突然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后出现皮疹。皮疹通常先出现在躯干,然后蔓延至颈部和四肢,不痒不痛,1-3天内自行消退。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轻微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或出现食欲减退、烦躁不安等表现。
极少数情况下,3个月以下婴儿或3岁以上儿童也可能发病。3个月以下婴儿发病可能与母体抗体不足有关,这类患儿症状可能不典型。3岁以上儿童发病概率较低,可能与既往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有关。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发病年龄可能延后,症状可能更严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发病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特别注意。
幼儿急疹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穿盖过多导致散热不良。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拒食、抽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轻微脱屑,无须特殊处理。患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平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手卫生,增强婴幼儿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