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乙状结肠肿瘤的常见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和患者情况制定。
1、排便习惯改变:乙状结肠肿瘤可能导致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粪便形状变细或带有黏液。若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尽早进行肠镜检查,明确病因。
2、腹痛:肿瘤生长可能引起腹部隐痛或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左下腹,可能伴有腹胀或不适感。若腹痛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肿瘤可能。
3、便血:乙状结肠肿瘤可能导致便血,血液呈暗红色或鲜红色,可能与粪便混合或附着在粪便表面。便血需与痔疮等疾病鉴别,建议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4、体重下降:肿瘤消耗体内能量,可能导致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若体重下降明显,需警惕肿瘤可能,及时就医检查。
5、肠梗阻:肿瘤增大可能阻塞肠道,导致肠梗阻,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肠梗阻为急症,需立即就医处理,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肿瘤的症状多样,早期可能不明显,需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和患者情况制定,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提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