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正常与否可通过频率、强度、规律性等特征判断。
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通常孕妇在怀孕18-20周开始感受到胎动。正常胎动有一定的规律性,每天胎动次数相对稳定,一般在30次以上。胎动强度适中,不会突然变得过于剧烈或过于微弱。胎动时间分布均匀,不会集中在某一时段。胎动方式多样,包括踢腿、翻身、打嗝等。胎动会随着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强,在孕28-32周达到高峰,之后可能略有减少但依然保持一定频率。胎动对声音、触摸等外界刺激有反应,孕妇进食后胎动可能增多。
异常胎动包括胎动突然减少或消失,胎动过于频繁或剧烈,胎动方式改变如持续性的急促动作。胎动异常可能与胎儿缺氧、胎盘功能异常、脐带绕颈等因素有关。孕妇如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异常,应立即就医检查。监测胎动可采用每日固定时间计数法,早中晚各选一小时静卧计数,三次相加乘以四即为12小时胎动数。
孕妇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营养均衡,定期产检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