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窦炎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药物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内镜下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感染、药物刺激、胆汁反流、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暴饮暴食,采用少食多餐原则。胃窦炎急性发作期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
2、药物治疗抑制胃酸分泌可使用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可选用铝碳酸镁、硫糖铝混悬凝胶;伴有腹胀可配合多潘立酮促胃肠动力。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3、根除感染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两种抗生素。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口苦、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完成全程治疗。
4、内镜治疗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时,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需禁食24小时,逐步过渡到软食,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
日常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