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小穿孔通常不算轻伤,但需结合穿孔大小和听力影响综合判断。耳膜穿孔可能与外伤、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损伤程度。
耳膜穿孔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穿孔面积和位置。穿孔面积小于鼓膜总面积三分之一且位于紧张部时,多数情况下属于轻微损伤,可能仅表现为短暂耳鸣或轻微听力下降,通常1-3个月内可自行愈合。这类情况一般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临床多建议观察随访,避免耳道进水或用力擤鼻,必要时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当穿孔面积超过鼓膜三分之一或累及松弛部时,可能伴随明显听力障碍、反复耳漏或眩晕等症状,此时可能达到轻伤鉴定标准。这类穿孔自愈概率较低,常需行鼓膜修补术或鼓室成形术治疗。若合并中耳炎等继发感染,需联合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
日常应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游泳或潜水等可能导致耳道压力骤变的运动。若出现持续耳痛、流脓或听力进行性下降,须立即复查耳内镜和纯音测听。恢复期间建议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A摄入,促进黏膜修复,同时避免接触噪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