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受损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梨状肌综合征通常由外伤、久坐压迫、解剖变异、腰椎疾病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避免久坐及剧烈运动,可采取侧卧屈膝体位减轻压迫,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
2、物理治疗超声波治疗可促进炎症吸收,冲击波治疗能松解粘连组织,手法松解可改善梨状肌紧张状态。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能减轻痉挛,严重者可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封闭治疗。
4、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明显解剖变异时,需行梨状肌切断术或坐骨神经减压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日常应避免跷二郎腿等不良坐姿,加强臀肌力量训练,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