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后淤青发紫可通过局部冷敷、压迫止血、抬高肢体、药物外敷等方式缓解。淤青通常由按压不当、血管脆弱、凝血异常、抗凝药物使用等原因引起。
1、局部冷敷抽血后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穿刺部位,每次10-15分钟,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渗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
2、压迫止血采血后需用无菌棉签持续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力度适中。血小板减少者需延长按压时间至15分钟以上。
3、抬高肢体将穿刺侧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血液流向穿刺区域。建议保持该姿势30分钟至1小时。
4、药物外敷48小时后可改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肝素钠乳膏、积雪苷霜软膏等药物促进淤血吸收。使用前需清洁皮肤,每日涂抹2-3次。
日常应避免穿刺部位受力或揉搓,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淤青持续扩大伴剧烈疼痛,需排查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