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艾滋病患者皮肤症状可能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带状疱疹、脂溢性皮炎、卡波西肉瘤等,症状严重程度与免疫系统受损程度相关。
1、反复口腔溃疡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系统导致口腔黏膜防御力下降,溃疡面大且愈合缓慢,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2、带状疱疹潜伏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发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皮损范围常超过单侧体表1个节段,需采用阿昔洛韦乳膏、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联合抗病毒及镇痛治疗。
3、脂溢性皮炎头面部出现油腻性鳞屑红斑伴瘙痒,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及皮脂分泌异常有关,可使用酮康唑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他克莫司软膏等控制炎症反应。
4、卡波西肉瘤艾滋病晚期特征性紫红色皮肤结节,由人类疱疹病毒8型感染内皮细胞导致,需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或长春新碱等化疗药物干预。
出现不明原因皮肤病变且伴随持续低热、体重下降时,建议立即至感染科进行HIV抗体检测,日常需避免搔抓皮损并保持皮肤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