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介入治疗后需注意感染预防、疼痛监测、药物管理和活动限制等问题,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概率。
1、感染预防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换药,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需立即就医。介入操作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增加细菌入侵风险。
2、疼痛监测记录疼痛程度、部位及持续时间,新发疼痛或原有疼痛加重可能提示神经损伤、血肿等并发症,需及时反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药物管理严格遵医嘱使用镇痛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介入治疗常联合阿片类(如吗啡缓释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等多模式镇痛。
4、活动限制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椎管内介入者需平卧6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时需观察是否诱发疼痛或出血。
治疗后建议清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评估镇痛效果,出现发热或运动障碍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