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胆固醇总量约为100-150克,主要分布于细胞膜、神经组织和血液中。胆固醇是合成激素、维生素D及胆汁酸的重要原料,其含量受饮食、代谢和遗传因素共同调节。
血液中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种形式。健康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正常值为2.8-5.2毫摩尔每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3.4毫摩尔每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宜高于1.0毫摩尔每升。肝脏每日合成约1克胆固醇,同时从食物中吸收0.3-0.5克。当摄入量增加时,肝脏会自动减少合成量以维持平衡。胆固醇代谢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但完全缺乏胆固醇会影响细胞功能和激素合成。
建议通过均衡饮食维持胆固醇水平,适量摄入鱼类、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食物,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年体检监测血脂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