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出血可能由气候干燥、外伤、维生素缺乏、唇炎、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气候干燥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饮水不足会导致唇部黏膜脱水开裂。表现为唇部起皮、细纹状裂口伴轻微渗血。建议增加环境湿度至百分之五十以上,每日饮水超过一千五百毫升,并涂抹含凡士林、羊毛脂的润唇膏形成保护膜。
2、外伤咬唇、摩擦或外力撞击可直接损伤唇部毛细血管。常见于儿童咬唇习惯或运动碰撞后,出血量较多且创面可见。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后压迫止血,破损严重时可用医用棉签蘸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3、维生素缺乏长期偏食导致维生素B2、维生素C摄入不足时,唇部黏膜修复能力下降。伴随口角炎、舌乳头萎缩等症状。应增加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B2食物,以及柑橘类水果补充维生素C,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片剂。
4、唇炎接触过敏原或感染等因素引发唇部炎症,急性期表现为红肿、糜烂伴血性渗出。需避免舔唇,局部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抗炎,合并感染时加用红霉素软膏。慢性唇炎患者可尝试吡美莫司乳膏调节免疫。
5、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摩擦即出现难以止血的唇部出血。常伴随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症状。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四项检查,确诊后需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等专科治疗。
日常应避免撕扯唇部死皮,外出时做好防风防晒措施。反复出血或伴随发热、淋巴结肿大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哺乳期女性出现顽固性唇裂需检测血清锌浓度,缺锌者可适量进食牡蛎、牛肉等富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