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耳内积液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咽鼓管吹张、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感冒继发感染、腺样体肥大、细菌性中耳炎、过敏性鼻炎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抗生素,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患儿是否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
2、鼓膜穿刺积液量多或持续3个月未吸收时,需耳鼻喉科行鼓膜穿刺抽液。该操作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关,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等症状。
3、咽鼓管吹张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通过波氏球或导管促进积液排出。家长需教会患儿配合做吞咽动作,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
4、日常护理哺乳期婴儿保持头高位喂奶,儿童感冒时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避免二手烟暴露,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帮助咽鼓管开放。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患儿听力变化,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急性期可热敷耳周缓解疼痛,饮食宜选择温软食物减少咀嚼牵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