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跳为每分钟60-100次。心跳受年龄、运动状态、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主要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等类型。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运动员、睡眠状态或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时,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需完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2、窦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生理性原因包括运动、情绪激动等,病理性原因包括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持续心动过速需排查是否存在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
3、房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房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跳不规则。常见诱因包括饮酒、咖啡因摄入、电解质紊乱等,也可能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相关。症状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4、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能危及生命。心肌缺血、心肌病、低钾血症等是常见诱因,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除病因治疗外,严重者需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5、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心跳过缓,一度阻滞通常无须治疗,二度Ⅱ型或三度阻滞可能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病因包括心肌梗死、心肌炎、退行性变等,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日常应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规律监测静息心率。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220减去年龄的数值,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需注意控制心率。若出现持续心悸、胸闷或晕厥,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心率波动范围可能更大,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