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龄宝宝抽搐或惊厥需立即采取侧卧位防止窒息,并及时就医。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细节、避免刺激、送医检查、排查诱因。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宝宝置于平坦安全处,头部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抽搐时口腔分泌物可能阻塞气道,切勿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物品,只需用软布清理口鼻分泌物。观察嘴唇是否发绀,若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2、记录发作细节:
用手机拍摄发作全过程,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长、肢体抽动形式如单侧或全身、是否伴随眼球上翻或大小便失禁。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癫痫类型至关重要,高热惊厥通常持续1-3分钟,超过5分钟需紧急处理。
3、避免刺激: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保持环境安静昏暗。不要摇晃或大声呼唤宝宝,避免强光、噪音等外界刺激加重症状。惊厥发作时体温可能骤升,可松解衣物散热,但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等激进降温方式。
4、送医检查:
首次发作必须急诊评估,医生会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脑电图等检查。高热惊厥患儿需排查感染灶,无热惊厥可能需头颅影像学检查。若发作超过5分钟或24小时内反复发作,需静脉注射抗惊厥药物。
5、排查诱因:
常见诱因包括高热体温>38.5℃、低钙血症、脑炎或癫痫。疫苗接种后发热也可能诱发,需测量体温并观察伴随症状。家族有热性惊厥或癫痫病史的宝宝复发风险较高,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和体温监测。
日常护理需注意维持适宜室温24-26℃,发热时及时使用退热药。保证每日奶量500ml以上预防低钙,添加含铁辅食如肝泥。避免过度疲劳和强烈声光刺激,疫苗接种后48小时内加强体温监测。若宝宝有惊厥史,家长需学习急救措施,随身携带体温计和退热药,定期儿童神经科随访评估脑发育情况。